超碰成人毛片,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19sex高清播放,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9299,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国产v日本v欧美v一二三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政府 > 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機構:濟源示范區管委會辦公室 時間:2023-01-30

政府工作報告——二〇二三年一月七日在濟源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濟源市人民政府市長 莊建球

1月7日,市長莊建球在濟源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 李楠 原震宇 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極具挑戰、極為不易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疫情反復、極端天氣帶來的多重壓力與挑戰,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區黨工委、市委決策部署,緊緊依靠全市人民,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攻堅克難、破局突圍,埋頭苦干、承壓奮進,解決了一些難事、辦成了一些實事、推動了一些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要事,濟源高質量發展理念一新、事業一新、局面一新。

——這一年,我們同心向黨迎盛會,聚力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感召指引下,我們信心滿懷、歡欣鼓舞,堅定決心、同心同德,揚帆奮進在更加寬闊、更加壯麗的幸福征程上。

——這一年,我們聚焦疫情要防住,傾力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實落細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優化措施和“新十條”要求。面對下半年多輪周邊突發疫情沖擊,因時因勢精準調整防控策略,政府主導抓保供、暢通物流穩生產、保障民生促穩定,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醫務人員、基層工作者不畏艱辛、勇毅堅守,牢牢守住了不發生大規模疫情底線,最大限度減少了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的影響。在共克時艱的日子里,全市人民識大體、顧大局,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偉大抗疫精神。

——這一年,我們致力經濟要穩住,全力實現了經濟指標較快增長。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快速落實國家、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精準打好“1+1+8”政策“組合拳”,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基本盤。初步預計,生產總值邁上800億元臺階、達到835億元、增長4.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6.8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84元、增長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9元、增長7%。

——這一年,我們堅持發展要安全,有力維護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筑牢安全穩定防線。果斷有力、妥善處置多次強降雨引發的城市內澇,確保了大災之下“零傷亡”。深入推進人員密集場所、城鎮燃氣、經營性自建房等多個領域大排查大整治,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下降66.7%、77.8%,形勢總體平穩。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信訪維穩安保工作,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居全省八個重點城市首位。嚴防返貧、生態、金融等重大風險,為濟源發展創造了安全安定環境。

一年來,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績:

(一)經濟運行企穩向好

持續抓有效投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建立健全日調度、周通報、月排名、季考評、定期觀摩和實地督導核查制度,開展“三個一批”活動4期,新增項目163個。納米材料產業園、鋼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集聚效應日益顯現,投資40億元的5G終端精密制造項目成功簽約,投資17億元的金利鉛基多金屬固廢綜合利用、投資25億元的恒通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項目竣工投產,投資20億元的低碳短流程新能源汽車及船舶用高純鋅、投資32億元的萬洋鋅基材料等項目加快推進,投資110億元的逢石河抽水蓄能電站、投資50億元的人民數據濟源數據中心、投資18億元的國家煤炭儲備基地等一批利當前管長遠項目進入前期準備。

全力保企業運行。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扎實做好雙線嵌合,主動靠前服務助企紓困,373家企業、109個項目列入“四?!卑酌麊巍B鋵嵙舻滞硕悺⑸绫<偫А⒆饨饻p免等一攬子政策資金近15億元,兌付惠企扶持資金2.4億元,發放涉企貸款340億元,穩住了市場預期、穩定了企業生產。制定培育壯大市場主體28項措施,新增市場主體2.76萬戶、增長112.3%,居全省第1位,總量突破10萬戶,新增“四上”企業86家。強化要素保障,發行專項債27.8億元,規模增長近一倍,爭取各類金融貸款項目87個。完成土地收儲3537畝,保障用地9680畝。創新開展“盤活一批”,盤活項目249個、閑置廠房91萬平方米、閑置土地1.3萬余畝。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735億元、增長16.6%,貸款余額560.3億元、增長31.3%,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著力促消費回暖。發放消費券和購車補貼2494萬元,帶動消費5.6億元。大力發展電商直播,舉辦“好物賣全國”系列活動,激活網絡消費市場,電商零售總額7.6億元。積極促進文旅消費復蘇,全年接待游客44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億元。房地產銷售面積55.1萬平方米,實現了房地產市場遇冷大環境下的“小氣候”。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中歐班列開行36個專列,港口班列開行150個專列,運送貨物46.5萬噸,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300億元,總量居全省第2位。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89.4億元、增長3.1%。

(二)產業轉型蹄疾步穩

“322”產業集群培育初見成效。有色金屬成為我市首個千億級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特種鋼躋身中國優特鋼第一陣容,納米新材料產業集群入選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2家,新增省制造業頭雁企業2家、重點培育頭雁企業4家,新增省質量標桿企業3家、智能工廠(車間)6家。

實體經濟根基穩固。深入實施“三大改造”,技改投資完成53.1億元、增長140%。豫光有色冶煉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省級認定,“5G+智慧鋼鐵”入選工信部典型案例,濟源鋼鐵、金利金鉛、萬洋綠色能源創建為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新模式示范項目。濟源鋼鐵、金馬能源入選省行業領軍型優秀民營企業,濟世藥業入選省成長創新型優秀民營企業。

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科研機構倍增專項行動,濟源市科學院、省科學院濟源先進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研發中心相繼布局濟源,納米材料中試基地成為省首批8家中試基地之一,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研究院獲批省第二批產業研究院,重大新型研發機構數量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總數達到13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完成130億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成立全省首家知識產權數字確權認證中心。

特色農業高質高效。集中要素育龍頭、建基地、創品牌,加快培育優勢農業特色產業,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全面完成水毀農田恢復重建,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糧食播種面積66.6萬畝,總產24.46萬噸、增長1.7%,實現“十六連豐”。實施蔬菜種業振興行動,制定出臺專項扶持政策,蔬菜制種面積達到3.65萬畝,獲批創建蔬菜種子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懷藥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獲批全省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市推進試點,新增國家農業產業現代化龍頭企業1家、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個、省知名農業品牌4個。

(三)城鄉品質不斷提升

城市功能更為完善。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新增城鎮建設用地23.99平方公里。東區建設穩步推進,引黃調蓄工程基本完工,產教融合園區、農村教師保障房等項目加快實施。完成19條超期服役道路改造提升,黃河大道西延、致遠街東延建成通車,打通斷頭路3條。新改建“兩氣一水”、雨污分流管網80公里,完成288畝城市空閑地生態修復,提升城市公園游園4個,開展城市積水點治理50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4個,大力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實現紅色物業管理全覆蓋。智慧城市數據中樞平臺建成投用,成功創建省“公交優先”示范市,群眾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適。

交通互聯持續提升。沿太行高速濟源至焦作段、沿太行高速西延、沿黃高速、濟源至新安高速等4條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高速公路加快推進,G327濟沁界至堽頭段主體基本完工,S310吉利界至蓼塢段、S308西二環至九里溝段全線通車。呼南高鐵焦濟洛平段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工程開工在即,濟源“高鐵時代”即將來臨,濟源人民翹首以盼的“高鐵夢”終將照進現實。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嚴格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開展“過篩子清盤子強底子”整改行動,“一戶一策”落實幫扶措施,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20950元、增長17.9%,實現了“一戶不返貧、無人新致貧”。抓住國家大興水利機遇,除險加固水庫4座,修復水毀工程113項,蟒河口水庫等供水工程加快推進,啟動亂石水庫、清虛水庫、五龍口水庫前期設計。實施生活污水治理項目10個,建設“四好農村路”129.8公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被確定為省財政支持美麗鄉村重點縣,新建鄉村休閑旅游村莊23個,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鄉村旅游特色村7個、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1個,打造首批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1條。成功舉辦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工作交流會,濟源鄉村治理經驗全國推廣、走進全國鄉村振興課堂。

生態環境穩步改善。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推進。扎實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完成營造林5.25萬畝,義務植樹150萬株,新增鄉村綠化面積2000余畝,打造沿黃干流森林特色小鎮2個、森林鄉村“示范村”5個,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驗收。治理修復廢棄礦山26處,綜合治理面積73平方公里。加強大氣污染源頭治理,優良天數214天。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劣五類水體全面消除,8個國省控斷面、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率100%。加強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土壤環境安全可控。濟源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四)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重點改革縱深拓展。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加快推進,鎮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展順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獲省調整批復,成為濟源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主陣地?,F代服務業開發區掛牌成立,以現代物流為主導的服務業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豫光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本運營集團、創新科技集團、現代物流集團成功組建,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脫鉤改制基本完成。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成立企業上市辦公室,創新設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新興戰略產業投資基金、中小企業風險緩釋基金,總規模達到82億元。

開放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外資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港資、臺資、日韓、世界500強四個外資專班,引進華潤電力、河南金港高科等重大外資企業。多維聯動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駐點招商、網絡招商,建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評察落地會商、問題交辦、現場核查、督導問效機制,舉辦網絡視頻招商活動16次,累計簽約項目142個,總投資779.4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6個。實際到位省外資金197.7億元、增長3.5%,實際利用外資突破2000萬美元。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事項拓展至50個。圍繞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打通“證照聯辦”路徑,實現企業“準入即準營”,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一次辦結、零費用、零跑腿”全省推廣。將11月1日設立為“濟源企業家日”,不斷增強在濟企業家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定期開展企業家懇談會、助企干部“大走訪”、營商環境滿意度測評等集中攻堅活動,有效回應企業需求,助推企業健康發展。建立“指標長”制度,系統推進數據信息共享、線上平臺建設、行政審批優減、政策落地直達等核心工作,帶動整體環境加快提升,全力打好營商環境指標評價翻身仗。

(五)民生福祉加快改善

就業創業全面加強。深入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完成職業技能培訓6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46萬人,高技能人才1.34萬人。精準實施崗位開發援助安置,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92場次,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353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503人,脫貧人口穩定就業2492人。完善創業服務體系,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億元,扶持創業1964人。

社會保障堅實有力。精準推進參保擴面,企業在職職工綜合參保率居全省第1位,累計發放三項社保待遇21.78億元。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補助標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特困人員供養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至610元、630元、9828元,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增加148元。中醫院二期、婦女兒童醫院投入使用,二院綜合病房樓、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精神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等項目加快實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至84元。富士花園二期保障安居工程順利推進,優先保障困難家庭385戶,分配人才住房105套。

各項事業加快發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雙減”政策全面落實,8萬余名學生受益。實施北海第一幼兒園、實驗幼兒園改擴建等項目,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620個。盧仝學校建成投用,濟水一中改擴建、濟源一中附中加快推進,建成農村教師周轉宿舍287套。高考一本、二本上線率持續提高,分別達到26.2%、63.2%。文體事業蓬勃發展,成功舉辦全國射箭奧林匹克項目錦標賽、全國大學生白銀首飾創意設計大賽。社會治理有力有效,“八五”普法扎實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開展,創建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61個,成為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試點。

各位代表!

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履行政府系統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執行示范區黨工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議案建議158件、政協提案159件,滿意率100%。深化常態常效府院聯動,全力建設法治政府。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深化公共資金、國有資源和民生項目監管。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回應辦理“12345”便民熱線29.7萬件,辦結率99.7%。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大干快上、比學趕超的干事創業氛圍正在形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一崗雙責”,落實主體責任,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助力清廉濟源政治生態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發展,深化雙擁共建,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落實老干部政策待遇,幫助老干部解決實際問題。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工商聯、工會、殘疾人、紅十字、慈善等事業健康發展。外事僑務、統計調查、對臺、檔案、史志、氣象、地震、人防、援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各位代表!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此時此刻,我們不會忘記那些為抗擊疫情沖在一線、勇戰病魔的“大白天使”,不會忘記那些為城市運行忙碌付出、默默奉獻的清潔工人、消防戰士、快遞小哥、農民工朋友,不會忘記為這座城市作出貢獻的每一名市民、志愿者、工作者。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干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駐濟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關心支持濟源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國內外朋友們,致以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行之愈篤,知之益明?;叵脒^去的一年,最深刻的體會是:黨的領導是核心。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做到聽黨中央指揮、向黨中央看齊,以實干實績詮釋對黨絕對忠誠。人民至上是根本。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群眾路線,探索富民之路,尋求富民之策,解好“急難愁盼”題,辦好“煩心揪心”事,確保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高質量發展是主題。扭住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放松,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質量、消費升級、投資結構變革,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團結奮斗是保障。牢牢把握團結奮斗時代要求,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發展的“上升指數”、群眾的“幸福指數”。

各位代表!

思危方能居安,知憂才能克難。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作為經濟“壓艙石”的傳統產業,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影響更為明顯。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占比較低,尚未形成穩定經濟增長點。三年疫情對線下實體經濟沖擊較大,特別是零售、餐飲、住宿等服務業行業運行艱難。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還存在困難,營商環境與廣大市場主體的要求相比仍有不足。民生領域還存在薄弱環節,群眾關心的醫療教育、社會保障、交通出行、社會治理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專業能力、攻堅能力、斗爭能力仍需提升。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實干中改進、在發展中解決。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義。黨的二十大擘畫了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隨著國家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化,“五大政策”持續加力,“四敢環境”釋放活力,市場信心必將有力提振,宏觀經濟必將整體好轉。只要我們順應大勢、發揮優勢,乘勢而上、排難而進,就一定能夠迎來濟源發展新的春天!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區黨工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七個方面作示范”要求,圍繞“創新引領、跨越發展”主題,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向好,奮力譜寫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范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濟源新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指標完成省定任務。實現這些工作目標雖有難度,但是我們充滿信心、滿懷決心。

做好今年工作,要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貫穿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務,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濟源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定不移加快項目建設,做強高質量發展支撐

提速推進建項目。深入開展“三個一批”,扎實推進“萬人助萬企”,以“雙十工程”為抓手,重點推進150個重點項目建設,帶動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0億元以上。開展以“冬比儲備、春比開工、夏比進度、秋比成果、全年比質效”為主要內容的“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開辟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審批,大力提升項目開工率、投產率、達效率,以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高質量項目推動濟源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盤活一批”,盤活項目90個以上、閑置土地8400畝以上、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以上。

主動作為引項目。聚焦“322”優勢產業集群培育,深化以商招商、聯動招商、產業鏈招商,力爭引進產業鏈鏈主2家以上,引進50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20億元以上項目7個以上,各開發區落地“延鏈補鏈強鏈”項目5個以上。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合作,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和模式,全年招商引資項目130個以上、到位資金260億元以上,確?!叭齻€一批”活動簽約項目不少于90個、投資規模不低于500億元。

科學謀劃爭項目。吃透中央和省政策導向、產業導向、投資導向,搶抓政策機遇、聚焦關鍵領域,做實做優做準項目庫,謀準謀實謀好一批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生態文明、能源革命等領域項目,力爭再謀劃開工項目和前期重點項目100個以上,形成覆蓋全面、結構合理、梯次分明、質量優良的項目儲備庫。加強與國家部委對接,主動與省直廳局銜接,千方百計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爭示范,形成一批能進入國家和省大盤子、能實實在在抓在手上的大項目好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億元以上、專項債資金40億元以上。

(二)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塑造高質量發展優勢

營造一流創新生態。落實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深化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開展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設立科學技術專利獎,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1%以上。圍繞“4+6+N”產業體系,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對接國家、省重大科技專項,力爭攻克產業技術難題1個以上,實施“揭榜掛帥”項目2個。加快成果轉移轉化,建強濟源科技大市場,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推動高新區創建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培育壯大創新力量。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領軍作用,加快推進科研機構提質倍增。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謀劃組建碳捕集研究院、臨氫材料研究中心,創建省產業研究院1家、新型研發機構1家,新增省級創新平臺5家以上、市級創新平臺20家以上。培育壯大科技企業群體,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培育“瞪羚”企業2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家,培育省制造業頭雁企業2家、創新龍頭企業1家。

建設創新人才高地。積極對接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施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人才政策,深入開展“雙招雙引”,探索多元化柔性引才模式,引進培育產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5個以上、各領域高層次人才20名以上。加大本土人才挖掘培育力度,建立鄉賢人才檔案,吸引更多大學畢業生留濟回濟。實施人力資源品牌培育計劃,新增高技能人才1.2萬人。落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優秀青年人才隊伍。

(三)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

提升主導產業集群能級。突出龍頭企業牽引、鏈條集群帶動、基礎資源支撐、公共服務配套,推動有色金屬、鋼產品深加工及裝備制造、精細化工及納米材料等主導產業朝著更優更強轉型升級。重點抓好納米初創孵化園三期、豫光1萬噸銅箔、濟鋼裝備大型化改造、金利低碳短流程新能源汽車及船舶用高純鋅、金馬搗固焦爐大型化改造、金源化工苯加氫等項目,開工建設萬洋高性能銅箔、鴻辛橡膠等新材料項目,布局實施氫能產業園、軍品加工產業園,加快打造全國全省領先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全國有影響力的納米新材料產業園、國內首家可降解材料產業園,推動濟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強市轉變。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綠色環保等產業領域,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先進產業集群。加快推進5G終端精密制造、有色金屬產業創新孵化中心、豫光綠色有色冶金與新材料中心、科創島等項目建設,完成智慧島全省首批掛牌。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發揮雙千兆城市優勢,打造5G數字經濟產業園,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實施博紐強碳捕集工程、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基地等項目,搶占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全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個數、產品增長50%以上。

狠抓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實施更高水平、更大范圍的“三大改造”,抓好濟鋼裝備大型化改造二期、豫光再生鉛短流程綠色低碳優化升級等40個重大改造項目,完成投資50億元,實現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40%以上。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培育省智能標桿企業1家、智能工廠(車間)3個。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工廠2家,培育省級以上質量標桿企業2家。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施企業雙培育專項行動計劃,落實培育壯大市場主體28項措施,加快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持續推動市場主體倍增提質,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萬戶以上、總量超過12萬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培育上市企業1家。注重“以大帶小、以小育強”,在存量中挖掘增量,新增5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家、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3家。大力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鑄就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精通現代管理的優秀企業家隊伍。

大力發展高品質服務業。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加快王屋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推動王屋第一洞天、那些年小鎮、濟水源文旅開發等康養醫養旅游項目落地,打造一批新業態文旅項目,舉辦“第二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國際白銀文化節”等活動,叫響“愚公故里·中國銀都”品牌。完善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組建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推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打造2個多式聯運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南部物流園區,爭創全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出臺支持平臺經濟發展政策,推動中浩智運物流平臺、協力鋼產品供應鏈平臺、白銀城直播帶貨平臺等發展壯大。

(四)堅定不移促進城鄉融合,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提升城市樞紐功能。推動呼南高鐵焦濟洛平段全面開工,讓項目建設跑出“高鐵速度”。加快沿太行高速西延、沿太行高速濟源至焦作段、濟源至新安高速、沿黃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設,形成“三縱三橫一環”高速公路網。開工建設濟洛快速通道,推動區域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城市快速路網,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連接線、小浪底庫區港航工程、客運南站等項目建設,爭創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市、省旅游公路示范市。啟動東三環、荊浩路等12條道路建設,改造提升12條超期服役道路,打通13條斷頭路。啟動人民數據濟源數據中心項目,打造“東數西算”重要節點城市。

快速推進城市更新。開展東區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提升路網、綠化、管網建設水平,加快推進人民醫院東院區、產教融合園區、城市綜合體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工改造28個老舊小區,啟動11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整治提升48條背街小巷,在5個街道辦事處各打造1條特色示范街區。完成富士花園三期公租房建設,開工建設高新區保租房、玉泉花園保租房,實施切坡建房群眾安置工程。新增“兩氣一水”管網31公里、集中供熱面積50萬平方米。開展道路綠化、立體綠化、防災避險綠地專項提升,完善“城市公園、小游園、微綠地”體系,新建社區公園(口袋公園)20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綠地率達到40%以上,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探索建設綠色低碳裝配式建筑產業園,申報海綿城市、生態城市建設試點。

強化城市高效管理。持續開展城市“四治”、城市清潔行動,規范各類“城市家具”式樣、色彩、標準,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韌性、低碳智慧城市。加快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新增停車位3000個,申報省級智慧社區1家。深化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依法治理能力。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崇德向善向上的社會氛圍。

(五)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統籌推進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培育省級產業強鎮1個。深入實施蔬菜種業振興行動,完善育苗大棚、水利灌溉等配套設施,建成全國首家洋蔥雜交育種分子實驗室,新增蔬菜制種面積1.2萬畝。實施肉牛奶牛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竹園溝萬頭奶牛場、肉兔育種創新能力提升、國家級蛋雞育種基地等項目建設,新增奶牛1萬頭以上、肉牛2000頭以上,培育智慧牧場1個。

全面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抓好“百村示范”工程,爭創省鄉村建設示范市。挖掘“一村一品”“一地一韻”特色文化,擴大“濟源人家”“濟源優品”品牌影響力,新建鄉村休閑旅游村莊10個,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治理六亂、開展六清”“老舊發黑墻體”等集中整治行動,實現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97%以上、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以上、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及終端普及率60%以上,創建市級以上幸福河湖12條,建設市級美麗鄉村路4條。

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擴大土地承包、集體產權、鄉村治理等試點改革成果,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三年行動,力爭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村占比90%以上。全力盤活村集體閑置和低效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深化省“數字鄉村”示范市創建,拓展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數字鄉村運營服務中心功能。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新致貧,逐步推進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六)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更大力度推進改革。持續深化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完成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修編,下放一批項目規劃許可事項,建立畝均投入產出綜合評價體系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資本運營集團評級及發債,完成豫光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平臺作用,提升數字治理能力。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支持投融資平臺做大做強。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拓展“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深度和廣度。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全程監管,推動交易平臺和聯合懲戒平臺信息共享。

更高水平擴大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組團參加進博會、跨境電商大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高能級經貿活動。申建河南自貿區開放創新聯動區、綜合保稅區,做大做強“加工貿易產業一園兩區”,打造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標桿園區。幫助企業搶抓外貿市場,申建機械基礎件、珠寶首飾、有色金屬材料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申創省服務外包產業園。鞏固擴大濟俄班列進口業務,爭取開通中歐班列濟源延長線。新增進出口實績外貿主體10家以上,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2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3400萬美元。主動融入鄭州“1+8”都市圈,推動洛濟深度融合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支持高新區、經開區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更實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提升大數據綜合服務監管體系,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領域和互通互認。落實企業投資項目代辦幫辦機制,大力提升項目審批效率。建立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推進聯合“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做到“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常態化開展助企服務活動,加快落實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紓困解難政策措施。加強企業投訴舉報事項辦理,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好首個“企業家日”系列活動,營造尊重企業和企業家的濃厚氛圍,構建清清爽爽、清清白白的“親清”政商關系。全力支持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發展,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七)堅定不移改善生態環境,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抓好生態保護修復。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實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推行“林長制”,高標準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完成營造林4.3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5.58%以上,打造沿黃生態保育帶、北部太行生態屏障區、東部農田林網防護區、南部經濟林涵養區,持續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切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穩妥有序推進雙碳戰略,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實施國能濟源熱電機組關停、磚瓦行業整合升級、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等重點減排項目,組織重點用能單位進入用能權交易市場。一體推進“減煤、增氣、強新、引電”,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因地制宜布局風光水電。倡導綠色生活新風,推動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綠色細胞”建設,引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

加強黃河保護治理。協同抓好黃河大保護大治理,提升黃河濟源段治理標準,探索開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加強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治理,完成黃河三峽濟源段濕地生態修復18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平方公里,濕地保護率穩定在66.88%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保障母親河健康安瀾。

推進環境污染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PM2.5、PM10年均濃度分別降低5%、10%,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全省中上游水平。提標改造第一污水處理廠,新建第三污水處理廠,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確保地表水考斷面水質達到優良水體。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涉重金屬企業等污染治理,實施9個污染地塊風險評估、盤溪河流域重金屬污染底泥治理等重點項目,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深化“無廢城市”建設,爭創國家級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

(八)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著力促進就業創業。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城鎮特困家庭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新增城鎮就業1.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00人。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持續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支持和規范電商從業者、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完成職業技能培訓4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2萬人,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800人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億元以上。完善工資合理增長、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提升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穩住轉移性收入,增加財產性、經營性收入,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殷實的生活。

全力兜牢民生保障。推進中小微企業、新就業形態參保擴面,企業在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5.1萬人、30.6萬人、14萬人、16.5萬人。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范圍,DRG付費醫療機構病種入組率90%以上。補齊公辦養老機構短板,鼓勵支持民營養老機構建設。更加關注“一老一小”群體,全力保障低保、特困、優撫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婦女兒童、未成年人關心關愛和權益保護。加快問題樓盤化解攻堅,保障好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公租房住房需求。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和煤電油氣運保障供應,全面抓好“米袋子”“菜籃子”。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成實驗幼兒園改擴建、第一幼兒園重建,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000個以上,力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完成濟源一中附中、濟水一中改擴建項目,啟動濟源四中遷建和高新學校建設,優化整合農村教育資源,打造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先行區。推動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升本”,支持黃河科技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申辦產業學院?;I備舉辦2023年射箭亞洲杯世界排名賽、全國射箭奧林匹克項目錦標賽、黃河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高端賽事,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體育城市名片。

推進健康濟源建設。加快推進人民醫院三甲醫院、二院二甲醫院以及婦幼保健院、中醫院三級醫院創建,完成腫瘤醫院病房樓、托育服務管理中心改造。做實緊密型醫共體,新增社區醫院4所,實現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設置全覆蓋。加強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改造1所亞(準)定點救治醫院,發熱門診(診室)數量達到80個以上,改造100張可轉化重癥監護病床。重點關注老年人、孕產婦、兒童重癥患者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關注農村和偏遠地區,保障正常醫療服務和群眾購藥需求,做好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確保順利渡過流行期。加強政策解讀、輿論引導和科普宣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努力實現從“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癥、強救治、優服務”平穩轉段,牢牢擔負起人民政府對人民生命健康應盡的責任!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深化網上信訪制度改革,探索“人民調解+仲裁+信訪”“警格+網格”社會治理新模式,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健全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機制,強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提升應急救援實戰能力,抓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等工作。持續開展非法集資、網絡借貸等問題專項整治,營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態。完善落實府院聯動機制,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堅決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爭創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讓群眾吃得更放心、用藥更安全。

各位代表,經過多輪征求意見,市政府聚焦群眾關切期盼,遴選12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交大會,請各位代表審議并票決。我們將堅持目標化、清單化、項目化,努力把每一件民生實事辦好辦實、辦出成效。

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共建等工作,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積極做好老干部工作,為老干部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扎實開展第五次經濟普查。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社會組織更好發揮作用。推動外事、僑務、對臺、史志、檔案、文物、氣象、水文、地震等工作再上新臺階。

各位代表!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要以“趕考”的清醒和自覺,筑牢信仰之基,保持戰略定力,凝聚磅礴力量,蓄勢新起點,續寫新輝煌!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使命在肩,唯有實干。我們要牢記“三個務必”,持續提升行政效能、治理能力、服務水平,全心全意為濟源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

(一)要在忠誠擔當中堅定政治立場。堅定不移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誠實踐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濟源落地落實。堅持守正創新,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把繼承光榮革命傳統體現到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的火熱實踐中。

(二)要在為民造福中踐行宗旨意識。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凡事以人民利益為先、以群眾期盼為念、以民生福祉為重,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滿腔熱情為群眾服務。堅持財力向民生傾斜,建設更好的醫院、學校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更多的公園、綠地,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進步。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常態化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努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三)要在依法行政中彰顯公平正義。依法依規履職用權,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履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做到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都能感受到風清氣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讓政府一切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要在帶頭實干中樹立良好作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以“脫幾層皮、掉幾斤肉”的決心,帶頭大興真抓實干、勇于擔當之風,堅決反對推諉扯皮、無所作為;大興敢為人先、競相奮進之風,堅決反對四平八穩、不思進取;大興說到做好、重信守諾之風,堅決反對耍嘴皮子、華而不實;大興不避艱險、敢于斗爭之風,堅決反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以“釘釘子”精神埋頭干實事、鉆透抓落實,讓實干擔當成為政府工作的鮮明特質。

(五)要在自我革命中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清廉濟源政治生態示范區建設為抓手,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加強審計監督,嚴管重點領域,扎牢制度籠子,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始終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樹牢過“緊日子”思想,壓縮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計?;久裆?、保工資、保運轉。教育引導政府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勤勉為政、嚴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事創業隊伍。

各位代表!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區黨工委、市委的領導下,向最好者學習、與最強者比拼、跟最快者賽跑,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為奮力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范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濟源而努力奮斗!


掃一掃
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