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成人毛片,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19sex高清播放,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9299,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国产v日本v欧美v一二三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政務公開>政府文件庫>濟政
索 引 號: 005691947/2024-00156 有 效 性: 有效
發文機關: 濟源市人民政府 發文字號: 濟政〔2024〕2號
標  題: ?濟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源市工業強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4-04-20 發布時間: 2024-05-08
濟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源市工業強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企業:

現將《濟源市工業強市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4年4月20日????


? ? ? ??

濟源市工業強市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建設制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豫政〔2023〕27號)和全省新型工業化暨重點產業鏈培育推進大會精神,進一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濟源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聚力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集群化發展,實施八大工程(創新引領、集群強鏈、項目支撐、優質企業培育、載體提升、質量品牌建設、產業布局優化、要素保障強化),推動五鏈(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濟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強市轉變,努力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為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范區提供堅實支撐。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成能級更高、結構更優、創新更強、融合更廣、生態更好的工業體系。

產業能級更高。先進制造業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前列,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50%,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穩定在40%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00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力爭突破4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力爭突破350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

產業結構更優。基本形成現代化制造業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4%,形成1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4個百億級現代化產業鏈。

創新能力更強。基本建成豫西北制造業創新高地,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力爭達到2%,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研發活動基本實現全覆蓋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知名品牌。

產業融合更廣。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重要進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率達到80%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工業企業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園區(工廠)達到15家。

發展環境更好。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形成五鏈深度耦合生態和一流營商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制造業高端化發展。堅持以高端制造為引領,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

1.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實施換道領跑戰略,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實現傳統產業新舊發展動能轉化,重新煥發生機。重點推進基礎材料向新材料轉型,推進傳統裝備向高端智能裝備轉型,推進食品向綠色功能食品轉型,推進化工向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鏈中下游延伸,推進傳統建材向綠色節能建材轉型。培育壯大新能源、納米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比重。前瞻布局氫能與儲能、碳捕集、前沿新材料、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加快未來產業基地化布局、集群化發展、規模化提升,在重點領域形成“研發+產業+應用”鏈式發展新格局。(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2.發展高端制造。立足產業發展前沿,強化“高精尖”產業深度謀劃布局,積極發展智能機器人、高端醫療器械、高端軸承、航空航天設備零部件等高端產品,加快研發制造一批填補國內外空白的高端新品。提升起重裝備、盾構裝備、電力裝備、礦用裝備等高端化水平,鍛長長板,打造一批滿足國家、省戰略需求、具有濟源特色優勢的新型“大國重器”。(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3.引育高端人才。完善高端人才引育機制,按照重點產業鏈圖譜清單,精準引育高端創新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大力引進院士和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柔性引進中原學者等高層次專家人才。依托省級創新平臺和行業龍頭企業等加強一流創新人才與團隊培育。深入貫徹人才強市戰略,落實高層次人才引育各項激勵政策。加強數據、設計、基金、高技能人才同步引育,構建完善的高端人才支撐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工業信息和科技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二)加快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1.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針對企業、行業、區域等轉型場景,圍繞車間、工廠、供應鏈,持續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全鏈條應用示范。鼓勵龍頭企業先行先試,探索產業鏈協同共享,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提升,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到2025年,力爭培育不少于5個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2.著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探索開展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推進企業應用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對現有生產、服務和管理方式進行數字化、網絡化升級改造,全面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支持企業聚焦精益運營、質量管控、敏捷協同、設備管理、產量提升、能耗管控等關鍵環節打造“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應用場景,累計建成40個智能工廠(車間),積極發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實施企業上云、上平臺提升行動,到2025年,累計推動1700家左右企業上云、上平臺。(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

3.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和智能計算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力爭建成5G基站2000個;實施“1+N”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行動,到2025年,創建2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二級節點應用推廣。(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

(三)加快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堅持以“雙碳”目標為導向,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1.發展綠色低碳制造。實施制造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產業綠色化改造;加快培育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推進綠色技術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到2025年,力爭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達到15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達到3家,建成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3家。(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

2.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強化能效標桿管理,在鋼鐵、水泥、有色等重點行業推動碳達峰。統籌推進碳達峰試點建設,示范引領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鼓勵在重點產業鏈建設碳排放公共服務平臺,為重點產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服務支撐。(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生態環境局)

3.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持續實施沿黃制造業深度節水控水行動,開展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試點示范,深入推進工業“三廢”及余熱余壓綜合利用,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再制造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

(四)加快制造業服務化發展。堅持以服務型制造為重點,推動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賦能新制造。

1.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堅持“制造+服務”“產品+服務”發展方向,支持制造業企業大力發展總集成總承包、綜合解決方案、個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共享制造、C2M(用戶到制造)、D2M(設計到制造)、遠程運維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每年培育1個省級及以上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2.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創新研發、數據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檢驗檢測、工業軟件、科技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支持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搭建面向服務型制造的專業服務平臺、綜合服務平臺和共性技術平臺,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化服務。支持依托開發區建設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和生產服務基地,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升級。(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財政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3.推動企業服務化轉型。推動有條件的制造業企業開放創新研發、檢驗檢測等平臺,完善共享服務生態,賦能上下游中小企業轉型。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行業數據中心,加快工業數據價值化開發,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數據要素便捷服務。鼓勵制造業企業向平臺型企業轉型,發揮資本、技術、人才和品牌等優勢,整合上下游資源,探索平臺型制造新模式。(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五)加快制造業集群化發展。堅持以集群化構建高效協同的生產制造網絡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省、全國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1.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聚焦主導產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積極參加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爭創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積極創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到2025年,創建1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2.推動集群協同發展。發揮集群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作用,開展協同招商、同構創新網絡、共同拓展市場,加強集群協同發展。探索產業協同、政策協同、要素協同、機制協同等新模式,提高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水平。引導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主動融入國內外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協同構建新發展格局。(責任單位:濟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辦公室、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辦公室)

三、重點工程

(一)實施創新引領工程

1.培育一流創新主體。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系統布局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創新型企業等,支持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主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到2025年,力爭省級各類創新平臺達到118家。(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財政局)

2.攻堅核心關鍵技術。深入開展“五基”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聚焦基礎零部件國產替代、基礎元器件迭代更新、基礎材料擴能提級、基礎工藝技術提升、基礎軟件集成應用,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強化企業和各類創新平臺協同攻關,著力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到2025年,力爭突破和推廣應用1項國家級“五基”細分領域關鍵技術與產品。(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3.強化新產品推廣應用。加大自主創新產品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研制和使用單位建立合作機制,為研制自主創新產品提供試驗驗證場景。完善政府采購與工程招投標辦法,鼓勵使用自主創新產品。在符合條件的區域和領域,加快推進自主創新產品國產化替代。發揮內需市場優勢,強化自主創新產品供需對接,持續擴大創新產品應用,重點強化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推廣與應用。(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財政局)

(二)實施集群強鏈工程

1.培育現代化產業鏈。統籌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破冰搶灘,加快推進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著力構建以高能級群鏈為關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鏈、先進鋼鐵材料產業鏈、先進化工材料產業鏈、納米材料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鏈、先進機械裝備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現代食品藥品產業鏈等8個重點產業鏈,到2025年,建成千億級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集群和先進鋼鐵材料、先進化工材料、電子信息、現代食品藥品等4個百億級產業鏈。(責任單位:8個重點產業鏈鏈長責任單位)

2.保障產業鏈安全。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強化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預警監測與分析。加強產業鏈備份和災害應急物資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推動一批供應鏈企業納入國家安全應急物資保障平臺。加快供應鏈物流體系建設,推動現代物流業與產業鏈協同一體化發展。(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應急管理局)

3.深入落實“雙長制”。貫徹落實培育重點產業鏈鏈長和盟會長“雙長制”,健全“一個產業鏈、一個工作專班、一個研發機構、一套政策方案、一批項目”工作機制,堅持專班化責任推進、清單化動態管理、常態化督導考核、精準化企業服務,強化重點產業鏈培育統籌推進,打造一批現代化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責任單位:8個重點產業鏈鏈長責任單位)

(三)實施項目支撐工程

1.強化產業招商。積極參加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河南)、世界傳感器大會等活動,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實施新一輪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行動,完善承接產業轉移載體。壓實相關單位先進制造業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責任,強化以商招商、資本招商、群鏈招商、央企招商等,力爭每年簽約重點產業項目10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2.強化工業投資。抓好“三個一批”等省市重點產業項目推進實施,持續開展項目建設活動。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市級領導包聯重大項目機制,著力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各類難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重點項目,帶動工業投資穩步增長。(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3.強化“三化”改造。加快推進制造業全鏈式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強“三化”改造項目儲備,完善“三化”改造項目庫,積極推進“三化”改造項目入庫,每年實施“三化”改造項目35個以上,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推進企業新舊動能轉換。(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四)實施優質企業培育工程

1.做強龍頭企業。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分級培育鏈主企業。持續實施頭雁企業培育行動計劃,爭創河南省制造業頭雁企業,著力提升頭雁企業群鏈帶動力。鼓勵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加快成為“獨角獸”企業。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融合,推動企業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到2025年,力爭新增百億級制造業企業1家。(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財政局)

2.做優“專精特新”企業。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四個梯隊,分級建立企業培育庫,實施差異化精準指導,加強常態化監測幫扶,力爭每年分別培育2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加強“專精特新”上市后備企業培育,持續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掛牌。加強中小微企業孵化平臺建設,搭建“專精特新”企業生成空間,建設一批大學科技園、創客空間等創業載體,免費向大學生團隊開放,厚植“專精特新”企業生長土壤。(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教育體育局、財政局)

3.培育優秀企業家。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積極開展企業家培訓,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蒞臨濟源或組織企業家赴知名高校,通過專家學者授課、咨詢機構教學服務、成功企業案例分析、知名企業現場教學等多種形式,培養企業家全球視野、戰略眼光、互聯網思維和杰出領導力,打造一批“懂經營、善管理、能創新”的企業家人才隊伍,每年培訓企業家不少于80人次。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家創新創業創造活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樹立一批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優秀企業家典型。(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工商業聯合會)

(五)實施載體提升工程

1.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平臺。突出開發區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根據形勢發展確定開發區主導產業,強化主導產業招商和重大項目建設,推動開發區間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加強合作,構建主導產業明確、錯位發展、分工協作、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體系。支持開發區建設區中園,建設一批工業高質量發展專業園區,優化開發區產業結構。支持現有省級開發區晉升國家級,支持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開展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創建活動,引領帶動形成龍頭企業、配套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公共平臺協同聯動的產業生態。支持市級工業園區建設,與開發區配套協作或發展特色產業。到2025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開發區達到2個。(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2.推動集約節約發展。按照產業用地比例不低于60%的標準統籌優化開發區空間布局和用地結構,新增工業用地原則上布局在開發區,新建工業項目原則上在開發區選址布局。制定開發區規劃用地標準,明確開發區用地結構、容積率、建筑密度及配套設施標準。建立開發區畝均投入產出綜合評價體系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提高經濟密度和產出強度。(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六)實施質量品牌建設工程

1.提升工業設計水平。深入宣傳貫徹《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設計河南建設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和設計河南建設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豫政辦〔2022〕82號),增強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識,加大工業設計投入,積極引進培育一批設計企業,鼓勵大型企業開展設計外包,支持設計企業專業化、品牌化發展,努力爭創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加大設計軟件和工具推廣應用力度,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提升設計數字化水平。(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教育體育局)

2.提升質量標準水平。大力推廣卓越績效、精益生產模式等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推動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建立健全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全面質量管理水平,支持制造業企業參評中國質量獎、河南省省長質量獎、濟源市市長質量獎。加快標準化建設,鼓勵企業牽頭或參與國際、國內與行業標準制定(修訂),推動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加快提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比重,增強行業發展引領力,掌握行業發展主動權。(責任單位: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

3.培育知名品牌。深入實施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支持“頭雁”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整合優質資源,努力建設世界知名品牌和國內一流品牌。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精耕主業、提升品質,建設區域知名品牌。支持開發區建設商標品牌示范基地,提升開發區產業品牌標識度。引導企業參加“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廣泛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等國際性展會,提高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七)實施產業布局優化工程

1.優化工業空間布局。突出融入“1+8”鄭州都市圈、加快濟洛融合,進一步優化全市工業業布局,做好省級開發區、市級工業園區整體發展規劃及國土空間規劃工作,著力形成以省級開發區、市級工業園區為載體的發展新布局。支持省級開發區、市級工業園區內的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提高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

2.融入國內大循環布局。加強與省內外重點區域的產業合作,利用發達地區、沿海地區的研發人才和技術優勢,加速未來產業、新興產業等技術成果孵化,引進落地生產制造業環節和研發分支機構。通過梯度承接產業轉移,加速融入先進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推動重點產業鏈跨鏈融合,形成“原料—材料—零部件—終端產品”高效耦合生態。(責任單位: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3.深化產業國際化布局。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和地區合作,鼓勵優勢企業國際化發展,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資源,建設海外生產基地和境外工業園區,推動濟源傳統產業技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轉移,促進本土企業向“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優勢產業提升。深化全球精準合作,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資源整合配置,開展全球并購,設立境外研發中心與生產基地,集聚國際要素資源助推濟源工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離岸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優勢產業“走出去”。(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濟源海關)

(八)實施要素保障強化工程

1.攻堅破解要素瓶頸。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工業項目新增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實行工業用地“標準地+承諾制”出讓,保障重點產業項目快速落地。落實各類產業支持政策,探索創新專項資金使用方式,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類惠企政策。統籌發揮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由基金根據產業實際推進情況,按照市場化原則采取直接投資或設立專項子基金的投資方式對重點產業予以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重點企業的金融服務,加大制造業信貸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融資和發債融資。支持上市企業通過定向增發、發行優先股、可轉債、公司債等多種方式擴大融資規模。加大能耗指標和環境指標保障力度,優化環保執法監管方式,確保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生產經營。(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河南銀保監局濟源監管組、人行濟源市分行)

2.強化基礎要素保障。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加強煤電油氣等基礎要素保障,著力降低企業基礎要素使用成本。深化電力市場改革,科學實施負荷管理,合理安排錯避峰用電,保障企業合理用電需求。提高成品油應急保供能力,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規劃建設大樞紐,培育大龍頭,積極暢通物流通道,加快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管理辦公室、交通運輸局)

3.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基礎制度,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推進企業辦理事項便利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落實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完善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制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堅持依法行政,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責任單位: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濟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實施工業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工作臺賬,細化目標任務,健全評價機制和統計監測機制,實行月調度、季督導、半年點評、年度總結推進機制,確保行動計劃順利實施。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切實抓好落實,形成工作合力。(責任單位:濟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二)加強企業服務。充分發揮“萬人助萬企”工作專班作用,聚焦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常態化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率導向和結果導向,實行企業問題辦理“四單”制度,組織開展產學研、用工、產銷、產融“四項對接”活動,加強生產要素保障,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求。優化領導包聯、專班服務、督促督辦、會議調度、考評獎懲等工作制度,圍繞重點企業、產業、項目,聚焦重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謀發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創新創業活力。(責任單位:濟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三)加強氛圍營造。深入總結行動計劃實施中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選樹一批標桿示范,加大復制推廣力度。各部門、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結合實際,主動探索本部門、本轄區貫徹落實行動計劃的新機制、新舉措、新模式。要加強對行動計劃實施中先進典型和案例的宣傳報道,共同營造制造強市建設濃厚氛圍。(責任單位:濟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附件:重點任務清單


附? 件

重點任務清單


序號

重點任務

完成時限和目標

責任單位

(一)

加快

制造業高端化發展

1.優化工業結構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2.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達到460億元

2025年完成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配合

3.力爭未來產業規模達到20億元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4.引育高端人才

持續推進

市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財政局配合

(二)

加快

制造業智能化發展

5.培育5個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6.累計建成40個智能工廠(車間)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7.累計推動1700家左右企業上云、上平臺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配合

8.累計建成5G基站2000

2025年完成

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配合

(三)

加快

制造業綠色化發展

9.力爭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達到15

2023年達到102024年達到122025年達到15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10.力爭培育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達到3

2023年達到1

2024年達到2

2025年達到3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11.力爭建成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達到3

2023年達到12024年達到22025年達到3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三)

加快

制造業綠色化發展

12.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生態環境局配合

13.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配合

(四)

加快

制造業服務化發展

14.推進省級及以上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創建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15.力爭生產性服務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持續推進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財政局配合

16.推動企業服務化轉型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五)

加快

制造業集群化發展

17.創建2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18.培育1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19.推動集群協同發展

持續推進

濟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六)

實施

創新

引領

工程

20.力爭省級各類創新平臺達到118

2023年達到108

2024年達到113

2025年達到118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財政局配合

21.力爭突破和推廣應用1項國家級“五基”細分領域關鍵技術與產品

2025年完成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22.強化新產品推廣應用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財政局配合

(七)

實施

集群

強鏈

工程

23.努力培育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鏈、先進鋼鐵材料產業鏈、先進化工材料產業鏈等8個重點產業鏈

2025年完成

相關重點產業鏈鏈長責任單位牽頭,有關部門、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七)

實施

集群

強鏈

工程

24.提高產業鏈韌性與安全水平。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應急管理局配合

25.深入落實“雙長制”

持續推進

相關重點產業鏈鏈長責任單位牽頭,有關部門、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八)

實施

項目

支撐

工程

26.每年簽約重點產業項目100億元以上

持續推進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27.每年工業投資規模不低于80億元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28.累計實施延鏈補鏈強鏈項目50個以上。

2025年完成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29.每年實施“三化”改造項目35個以上。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

30.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例保持在40%左右。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

(九)

實施

優質

企業

培育

工程

31.百億級頭雁企業達到23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32.每年培育2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33.每年培育1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34.每年培育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35.每年培育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九)

實施

優質

企業

培育

工程

36.持續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掛牌

持續推進

財政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37.每年培訓企業家80人次以上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工商業聯合會負責

(十)

實施

載體

提升

工程

38.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開發區達到2

2025年完成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配合

39.推動開發區集約節約發展

持續推進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十一)

實施

質量

品牌

建設

工程

40.培育建設工業設計中心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教育體育局配合

41.提升質量標準水平

持續推進

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配合

42.培育知名品牌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配合

(十二)

實施

產業

布局

優化

工程

43.優化制造業空間布局

持續推進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配合

44.融入國內大循環布局

持續推進

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牽頭,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配合

45.深化產業國際化布局

持續推進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工業信息和科技局、濟源海關配合

(十三)

實施

要素

保障

強化

工程

46.攻堅破解要素瓶頸

持續推進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濟源銀保監組、人行濟源市分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47.強化基礎要素保障

持續推進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8.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持續推進

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牽頭,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配合


掃一掃
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面